全国咨询电话:
15706758630
QQ:568930798

公司新闻

15706758630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
方斗岩工业区

qq 

你的位置公司首页服务支持常见问题

防爆详细讲解:危险物品和危险区域

2016-07-242945人浏览

气体燃烧爆炸

(1)燃烧的条件
      火灾和爆炸都是同燃烧直接联系的。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反应。一般来说,爆炸是由燃烧引起的,某些可燃物质燃烧后,化学反应特别强烈,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压力向周围扩散,同时产生巨响,燃烧时爆炸的先导,一般来说没有燃烧不可能引起爆炸。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有固体、液体或气体可燃物质存在。
②有助燃物质存在。助燃物质主要指空气中的氧气。助燃物质数量不够也不会发生燃烧,空气中含氧量为21%左右才引起燃烧,当其降至14%~18%时,可燃物质既能停止燃烧。
③有引燃源存在。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称之为引燃源。如明火、电火花、灼热的物体以及机械碰撞火花等。
     以上燃烧的三个条件直接关系到防火、防爆措施和灭火措施。大部分可燃物质,不论是液体还是固体,燃烧往往是蒸汽或气体状态下进行,燃烧时产生时火焰,其温度在1000~3000℃。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
     物理性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城为物理性爆炸,这种爆炸的前后,物质及化学成分未发生变化,纯属物理变化而引起的。例如蒸汽锅炉、压缩气瓶等爆炸都属于物理性爆炸。
     化学性爆炸: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前后,物质及化学成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炸药爆炸、粉尘混合物爆炸都属于化学性爆炸。

危险物品

(2)危险物质

     有爆炸危险的物质统称为爆炸性物质或称危险物品,从防火、防爆的角度按其物理、化学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七类。
     ①爆炸性物品:这类物品有强烈爆炸性,在常温下就有缓慢分解的趋势,当期受热、摩擦、冲击作用时或某些物质接触后,能发生化学反应而爆炸。如雷管、炸药、爆竹等,这类物品的爆炸压力、爆炸温度和爆炸速度都很高。
     ②易燃和可燃液体:这类物品容易挥发,能引起火灾和爆炸。其中闪电为45℃及以下为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酒精和苯等。闪点为45℃及以上的为可燃液体,如柴油和润滑油等。
     ③易燃和助燃气体:这类物品受热、冲击或遇到火花能发生燃烧和爆炸,当处在压缩状态时危险性更大。氢气、煤气、
天然气属于易燃气体,氧气和氯气等属助燃气体。
     ④自然物品:这类物品不需要外来火源,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产生热量而燃烧。如黄磷、硝化纤维胶片等。
     ⑤遇水燃烧物品:这类物品遇水能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放出热量,从而可引起燃烧和爆炸。如金属钠、磷化钙(电石)、锌粉和金属钙等。
     ⑥易燃固体:这类物品受热、冲击、摩擦或 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其燃点均在300℃以下,如红磷、硝化纤维素、硫磺和樟脑等。
     ⑦氧化剂:这类物品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在500℃以下。遇酸、碱、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和还原剂等接触时,能分解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如氯酸钾、高锰酸钾和过氧化钠等。
     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蒸汽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物品和易燃固体等危险品的粉尘或纤维,在空气混合后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爆炸性物质的有关性能参数
     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最小点燃电流(最小引燃能量)和传播能力是表征爆炸性物质危险性能的重要参数。
     ①闪点:闪点是指易燃和可燃液体所挥发的蒸汽和空气混合后,当有火源经闪点即燃尽空气中的可燃蒸汽,不会继续燃烧。当温度超过闪点越多,火灾危险性越大,物质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一般认为闪点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闪点低于或等于45℃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闪点高于45℃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在闪点以下温度运用这些可燃液体是安全的。
     ②燃点:燃点是对可燃性燃料油而言,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接触火焰开始燃烧,持续时间不少于5S,开始燃烧时的油品温度即为燃点。对于易燃液体,燃点比闪点仅高1~5℃,从安全角度考虑,该类液体只考虑闪点。对于易燃液体,燃点比闪点仅高1~5℃,从安全角度考虑,该类液体只考虑闪点,而不考虑燃点。而对于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燃点比闪点高出30℃以上)和易燃固体,燃点才有使用价值。
     ③自燃温度:自燃温度(自燃点)是指可燃物不需要外来火源就能自己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自燃温度除和物质本身的成分有关外,还与外界压力和空气中的含氧量等有关。外界压力越高,自燃温度越低,空气中含氧量越高,自燃温度亦越低。
     ④爆炸极限:可燃性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可以燃烧后爆炸的物质,称之为爆炸性混合物。混合中爆炸性物质含量称为浓度,用克每立方米(g/m³)或体积比值(%)表示。爆炸性混合物能被引燃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其为爆炸下限,能被引燃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其为
 爆炸上限,爆炸极限就是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浓度范围。例如汽油的爆炸极限为1%~6%,在该范围内遇火就会爆炸,如低于1%或高于6%都不会爆炸。这是因为当混合物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因含有过量的空气,空气的冷却作用会阻止火焰的蔓延而不能引爆,当混合物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非常不足,火焰也不能传播。所以当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时,混合物就不会爆炸。爆炸下限越低,或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就越大。影响爆炸极限范围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A.原始温度: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B.原始压力:原始压力增大,爆炸范围也扩大,压力对爆炸上限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对下限影响较小。
C.惰性气体的影响:混合物中所含的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范围就缩小,惰性气体浓度到一定数值,混合物就不能爆炸。混合物中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范围就缩小,惰性气体浓度到一定数值,混合物就不能爆炸。混合物中惰性气体量增加,对上限影响较之对下限影响更为显著。因为惰性气体浓度增加,表示氧的浓度相对减小,而在上限时氧的浓度本来已经很小,故惰性气体浓度稍微增加一点,就产生较大影响,使爆炸极限急剧下降。
D.容器的尺寸和材质:当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的极限越小,这是因为火焰经过管道冷表面时被冷却,尺寸越小,则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积就越大,传出热量也越多。当管道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火焰即不能通过,这一间距称临界直径,也称******灭火间距,干式灭火器即是利用此原理制成。容器的材质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如氢和氟在玻璃容器中混合,甚至在液态空气温度下,在黑暗中也会发生爆炸。而在银质容器中,在一般温度下才会发生反应。
E.能源:火源的能量、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等,对爆炸极限有影响。以甲烷为例,对电压为100V、电流为1A的点火花,无论在什么浓度下都不会爆炸,若电流2A的点火则可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5.9%~13.6%,若电流为3A的电火花,其爆炸极限为5.85%~14.8%。
      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有两种表示形式:一种是爆炸浓度极限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另一种是爆炸温度极限以摄氏度℃表示。由于液体蒸汽的爆炸浓度时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的,因此液体的爆炸浓度极限就体现一定的温度极限,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示单位不同。例如,酒精的爆炸浓度极限是温度极限。很明显,爆炸温度下限就是液体的闪点。利用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来测定在储槽或设备中蒸汽的浓度是否有爆炸危险,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因为温度是随时可以测定的。
⑤最小引燃能量:构成爆炸性混合物的任何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汽本身都有各自的反应激发能量,要使之参与氧化反应,则必须有一定的能量激发。如果要使氢分子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必须有一个量低能量。这个能量需由外界供给,能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能量为最小引燃能量。
      每种爆炸性混合物在规定条件下都有一个最小引燃能量。例如氢气为0.019mJ,二氧化硫为0.006mJ,甲烷为0.28mj等。
⑥最小引爆电流和电压:最小引爆电流和电压是用来秒速爆炸性混合物最小引燃能量的一种方式,因为最小引燃能量不便测量和应用,将其转化为电流和电压的方式就可方便应用。最小引燃电流和电压就是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电流值和最小电压值,在此值以下,爆炸性混合物不能引爆。以这种方式为出发的防爆原理,可以制造处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广泛应用在通信、仪表、自控等弱电领域中。
⑦******实验安全间隙:******实验安全间隙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实验专用球形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物被引燃后,火焰通过球形外壳法兰结合面的间隙,不能引爆球形外壳外部空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法兰结合面的******间隙值。利用外壳间隙尺寸的大小(间隙的长度和宽度)来控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后不能向壳外传播,引起壳外爆炸性气体爆炸的原则,制造隔爆型电气设备。


Copyright © 2016 浙江新黎明环保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43961号-5 技术支持:传信网络